目前分類:電影欣賞 (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          歌劇魅影 圖-陳鴻文.jpg  文:陳慧文    圖:陳鴻文

 

文章標籤

陳慧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IMG_20220604_234828.jpg

   2014年泰國上映的《教師日記》通常被歸類為一部愛情文藝片,描述先後來到水上學校教書的女主角安老師和男主角宋老師,雖然素未謀面,卻透過一本日記隔著時空互相交流,彼此了解,產生情愫,最後終於得以相見相識。不過,這只是這部片的兩條主線之一,另一條同樣令觀眾印象深刻的主線,述說的是安老師和宋老師這兩位熱血的偏鄉教師,如何克服艱難環境、堅持教育理想,從這個角度來看,《教師日記》絕對可稱為一部激勵人心的勵志電影。

文章標籤

陳慧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IMG_20220602_183717.jpg
在少子化的台灣,許多年輕夫妻不生孩子,或是只生一個孩子,因此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父母獨一無二的心肝寶貝,過得非常幸福。但也有部分孩子,由於父親或母親缺乏責任感,或者情緒管理出現問題,而過著悲慘的日子,甚至導致嚴重的傷殘或死亡。

日前又看到一則新聞,一位母親在與丈夫吵架後,竟拿三歲的兒子出氣,抓著兒子的頭猛撞地板。這使我想起電影《喜福會》中的鶯鶯,她的丈夫既外遇又家暴,成天對她施以口頭的凌辱、肢體的暴力和精神的虐待,甚至直接帶妓女回家過夜,令她陷入絕望的深淵,痛苦如置身地獄,某日在替他們未滿周歲的兒子洗澡時,她恍惚地想:既然她丈夫奪走了她的純潔、青春和內心一切美好的東西,那她也要奪走她唯一能奪走的。她放手讓兒子沉入澡盆,等她清醒時,兒子已成為一具冰冷的屍體。

以施暴孩子作為報復手段,可說是封建思想的遺毒,孩子通常冠父姓、被視為父親及其家族的私產,尤其兒子更是父系家族的繼承人,具有其重要性,而女性遇到不珍惜她的人時,在家族中地位極其卑下,唯一的功能是生養兒子,她的自殘不會讓丈夫或夫家有任何情感的波動,只有奪去可以所謂傳宗接代的兒子性命,能夠給予無情的丈夫、以及坐視她遭受霸凌的夫家沉痛的打擊。

現今社會女性的地位儘管已經有所改變,但傳統觀念的殘餘並沒有完全從人們的深層意識中剔除。事實上,兒童並非父親或母親的私有財產,也不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私有財產,他是社會的一分子、國家未來的主人翁、世界人類的一員,甚至,即使不強調他是屬於什麼團體、可能有什麼貢獻,他也是一個必須被尊重的獨立個體。

所謂「過得更好是最好的報復」,期望在婚姻或生活中受挫的父親或母親,調整心態、勇敢面對,活出自己生命的亮點,別再消極地拿無辜的孩子當出氣筒。徹底根除傳統封建的兒童私有觀,用心凝視孩子的臉龐,孩子會擦乾父母臉上的淚水,成為彼此溫暖甜蜜的陪伴。

~~人間福報家庭電影院2019.3.16

文章標籤

陳慧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IMG_20220601_214242.jpg

奇幻浪漫的《剪刀手愛德華》,溫馨感人的《冰雪奇緣》,兩部看似毫不相干的電影,卻有個共同點──都道出了與眾不同、天賦異稟之人,在俗世凡塵可能遭遇的壓抑和孤獨。

擁有非凡手藝的愛德華,他的剪刀手可以創作出令人驚豔的園藝、髮型、冰雕,卻也可能是傷人的兇器;能夠呼冰喚雪的艾莎女王,她的魔法可以變出可愛的雪人、歡樂的溜冰場,卻也可能造成冰封的災害。

橫空出世的天才,他們超群絕倫的才華,對社會上大多數的凡夫俗子來說,就像是一把雙面刃,它可能帶來令人讚嘆的便利和美好,卻也可能造成傷害。

人們歡迎天才,卻又害怕天才。人們享受天才的創造,卻又要求天才收斂鋒芒,以融入平凡社會。當他們發現天才的獨特,終究與常人格格不入時,便感到恐懼或嫉恨,將之視為魔鬼、妖怪,必除之而後快。

剪刀手愛德華曾試圖入世,卻為了保護所愛的女孩而殺了人,最後只好離群索居。艾莎女王曾遺世獨立,後來領悟了控制魔法的方法,終於能回到自己的王國,與國人和樂相處。

在現實社會中,天才的命運是悲劇?抑或喜劇?那就要看天才個人的選擇,以及這個社會對於「異於己者」,能不能以更開放、多元的心胸去欣賞和接納了。

文章標籤

陳慧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大娛樂家的魔幻人生 圖 陳鴻文.jpg

圖:陳鴻文 大娛樂家的魔幻人生

文章標籤

陳慧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亨小傳 圖-陳鴻文.jpg大亨小傳   :陳鴻文

 

文章標籤

陳慧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