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7.研討會
原宇宙咖啡廳難得客滿,李博士在單槍投影的布幕旁侃侃而談。在座的有來自各大專校院或學會的學者,有曾經歷瀕死的民眾,也有對此議題好奇的聽眾。
我和昊哲、宜珊、偲瑄、靖潔、祺翔坐在比較角落的一桌,一面喝飲料一面聆聽李博士的高論。其實,這是李博士的第二場座談會了,只是第一場舉辦時,我正為頭暈所苦,沒有來聽。而這次,自從我在昊哲家發現李博士就是昊哲的父親,宜珊和偲瑄就對這個座談會大感興趣,昊哲則說連他也不知道父親在我家的咖啡廳辦活動,有興趣一起來聽聽。而靖潔和祺翔本就想來找我聚一聚,就順便來聽座談會了。
說也奇怪,一向很從容自在的小粉,一看到李博士進來,就渾身不對勁,一下跳上桌子,一下滿屋亂竄,我只好把牠帶上樓,暫時關在我房間,之後座談會才能順利舉行。
「人類往生後靈魂將前往的世界,我們稱之為『靈界』,最近有些年輕人稱之為『原宇宙』,我覺得也很貼切,今天我們在原宇宙咖啡廳聚會,就稱那個世界為『原宇宙』好了,」李博士說:「二十幾年來,我替上百位曾在鬼門關繞一圈,幾乎往生、又醒轉生存下來的人,做過深度催眠和研究,我相信原宇宙有無數個不同顏色的境界,有的非常單純,如白色、粉紅色等,其中的靈體大致像球狀的霧或雲朵的形狀;有的比較複雜,如藍色、紫色等,其中的靈體已略近人形而我們存在的地球,其實是更高層次的一種生命創設的許多虛擬遊戲之一。通常的情況下,我們並不能隨意中止遊戲,必須經歷痛苦的死亡,才能回到原宇宙。」
「不過,古今中外有許多人,透過修煉、冥想、作法等方式,試圖超越生死,自由來去於原宇宙和地球之間。我相信,如果『地球是虛擬遊戲』這個假說成立,一定會有破解遊戲的『金鑰』,讓人超越既定模式,隨意遊走於原宇宙的各個顏色境界、及各種虛擬遊戲之間,取得各種資源,而且迅速晉級,更快破解原宇宙的奧祕。」
「請問,」祺翔突然舉起手來,李博士對他點點頭,他便站起來說道:「生老病死是每個人必經之路,既然我們每個人遲早都一定會回到原宇宙,為何不好好體驗當下在地球上的時光,偏偏要去尋找金鑰想提早回原宇宙呢?」
祺翔這麼說,在場有些人點頭稱是,包括我和靖潔,但也不少人搖頭苦笑,或是仰頭思索,像是無法決定該贊成還是反對。
「好奇心有多大,世界就有多大,」李博士微笑地說,看起來像是睿智的先知,在對少不更事的年輕人循循善誘:「人類因為好奇心的驅使,不斷向未知的領域探索,於是冒著生命危險攀登聖母峰,深潛馬里亞納海溝,發明飛機飛到地球上空,又發明太空梭航向宇宙,現在科學家仍在持續探測宇宙,能觀測到多遠是多遠。如今我們了解到還有更神祕浩瀚的原宇宙,而且有機會運用人類的聰明才智找到前往的方法,與其裹足不前,我寧願勇於嘗試,結合當今的科技和眾人的智慧,讓這個看似不可能的夢想變成可能。
我們現在的科技,包括太空的探索、元宇宙的發展(「元旦」的「元」)等等,以前人也覺得不可能,現在都成為事實;現在人覺得不可能超越生死,在現實世界和原宇宙(「原來」的「原」)之間穿梭自如,怎麽知道未來的人不會覺得這是件很普通的事呢?」
原宇宙的「原」和元宇宙的「元」念起來完全一樣,因此李博士在演說中難免要特別說明來加以區分。形諸於文字自然便無此問題,以下遇到相同情形時便從略。
~~發表於更生日報副刊 懶得記是哪一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