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塔的履歷(冰棒製圖)
菠蘿的履歷(冰棒製圖)
近日收到菠蘿的爸爸媽媽傳來的視頻,小傢伙竟玩起了平板遊戲,對著螢幕上東逃西竄、東躲西藏的小老鼠,「殺雞用牛刀」地擺出虎科動物捕獵的態勢,匍匐在旁、伺機而動、伸爪相向,活潑靈動的模樣令人莞爾,從他亮橘的被毛、健壯的體態和開朗的表情,可以看出他受到的照顧和寵愛,曾經被退養的過往,希望對單純懵懂的他來說,只是一段不甚明瞭的小插曲,一抹偶然飄過的烏雲,無礙於一片明淨晴朗的藍天……
曾經他名叫蛋塔,孤伶伶地蹲在外出籠中,在2021年7月21日被計程車載回到咪可思餐廳,他的爸爸媽媽也許無顏亦無言面對咪可思的大家,但這樣的方式仍然令人錯愕。畢竟外子在2021年3月8日將蛋塔交給他們時,是依依不捨、千叮萬囑;而他們將蛋塔交還咪可思時,卻沒有一句交代。不過,大約一個月前他們已向外子透露,由於突然的疫情讓他們在台北的生活收入銳減、難以為繼,只好回家鄉屏東發展,而屏東的長輩們卻不願意養貓。從接下來的幾次通訊中,可以看出他們要放下蛋塔前,也經過了一番努力、猶豫和掙扎。最後他們只好對外子說,希望咪可思能暫時安置蛋塔,他們若能想出兩全其美的辦法,定會帶蛋塔回屏東同住。但是到了臨別一刻,卻是交給陌生的計程車司機去處理,之後也沒再有一絲消息。
曾經被退養的橘貓 圖:陳鴻文
那時的蛋塔睜著骨溜溜的眼睛,迷惑地對外張望,無辜的表情令人心疼,模樣可愛、性情乖巧的他,沒有任何不適合人類家庭生活的行為,若非造化弄人,實在不該是隻被退養的貓。將蛋塔從外出籠抱出來後,店裡的貓紛紛上前圍著他看,令他顯得有點緊張,我摸摸他的頭和背,對他說:「不要緊張啊!還記得嗎?你本來就是這裡的貓,現在回來了,這些都是你的同學啊!」聽說貓咪不會流淚,如果熱淚盈眶可能是因為過敏或感染。但那天晚上蛋塔的確是眉宇哀怨、淚眼汪汪的,似乎不能理解,為什麼他的貓生總是被送來送去。
在來到咪可思以前,蛋塔曾經被棄養在猴硐貓村,除了招牌橘色斑紋被毛外,還有著紅通通的鼻子和彎折的麒麟尾。蛋塔被帶到瑞芳收容所做結紮後,本來計畫原放,但Victoria發覺他很親人,所以在2020年12月24日的聖誕夜帶來咪可思,盼能遇到有緣人,給他溫暖的家。沒想到獲得領養之後,他又再次遭到被放棄的命運,
疫情中發生的種種,讓我們深刻體會了世事無常。人都有困難的時候,對於無法繼續養貓的人們,只要能妥為安排去處、而非隨意棄置路邊,我們不便也不必過於苛責。外子每次送養一隻貓時,都是再三叮囑、十八相送,並交代道:「如果有任何問題,就送回店裡沒關係,千萬別讓他回到街頭,也不必送到其他收容所,因為收容所安置的貓咪眾多,環境畢竟不如咪可思餐廳,且貓咪在餐廳待過,畢竟比較熟悉,咪可思的大家對每隻經手的貓咪都非常關愛、對每隻畢業的貓咪都非常想念,如果因故必須回到店裡,大家都是張開雙手歡迎。」曾有志工提醒:外子這麼說,可能會讓某些不懂事、沒責任感的人以為可以從咪可思「借」走幼貓,「幫忙照顧」一段時日後,幼貓長大沒那麼可愛了,再「還」給咪可思,卻忽略了貓咪換環境的焦慮情緒和被遺棄的受傷心理。曾有人在認養幼犬十幾年後退還給原來的收容所,著實令人不可思議。不過外子仍舊擔心貓咪被隨意棄置,每每在說明了飼主的責任和注意事項後,還是敞開「隨時歡迎回來」的大門。而絕大多數的爸爸媽媽認養毛小孩後疼愛都來不及了,最多是來咪可思用餐時帶寶貝回來看看、玩玩,絕對捨不得「還」給咪可思。這次蛋塔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回到咪可思,從他回來後的情形看來,我們覺得這麼做還是對的——
蛋塔回到店裡的第一天雖然頗為惶惑不安,但在咪可思團隊由衷的歡迎和店貓們自然的互動下,第二天以後就顯得很自在,表情也開朗多了,之後每天都很快樂地與大家相處,我們都希望在他的小小心靈中,就當作是外出遊學一趟又回到母校,與師長同學開心地重逢,不要有任何被棄的感覺……
暖男菠蘿
當時許多客人聽說了蛋塔的故事,專程來店裡看看、逗逗這隻惹人憐愛的橘貓,也有好幾位客人表達認養意願,外子與Victoria討論後,決定將他改名為「菠蘿」,並在審慎評估後,將他交給一對在外商公司任職、個性爽朗的年輕爸媽。在2021年8月27日再次送養那天,菠蘿極不情願地被裝進外出籠,眉宇間流露著幽怨,悲哀地喵喵叫著,好像在說不想離開咪可思,誰知道此去又將面對什麼?為什麼不能永遠留在咪可思就好了呢?那哀傷的神情和訴說,實在令人鼻酸。幸好送養至今,人好貓好。曾經蛋塔,現在菠蘿;也許曾經悲傷,仍然可以相信,幸福就在未來,等著遇見。但願菠蘿從此結束漂泊,過著安定的貓生😺
~~更生日報副刊 2022年3月3日